名稱:陜西格林璍源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豐產路88號巨坤工業品機電市場北1排1號
聯系人: 華經理:18049405664
網址:www.jmqxysq.com
文摘:對稻殼西安生物質顆粒進行了電鏡觀察,分析了稻殼西安生物質顆粒的成型機理,包括化學和物理方面。生物質能源顆粒我國是能耗大國,調整能源結構,利用生物質能是必然選擇。西安生物質顆粒燃料原料的密度一般為 0.1—0.13t/m3,成型后的顆粒密度 1.1—1.3t/m3,方便儲存、運輸,且大大改善了生物質的燃燒性能。樟子松生物質顆粒如果操作方法得當,制粒機能夠順利運行,并獲得較高的產量和較長的使用壽命。本研究為稻殼西安生物質顆粒燃料技術的發展和工業應用奠定了基礎。
利用生物質致密成型設備,充分利用農林廢棄物如稻殼、木屑、秸稈等生產顆粒燃料,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生物質顆粒 產品中,稻殼顆粒是一種新興產品。與其它種類的生物質顆粒 產品相比,稻殼顆粒的原料來源更廣泛,價格更低廉,成型效果更好,生產過程更簡單,具有很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本文報道了稻殼生物質顆粒的電鏡觀察結果,并對其形成機理進行了分析,為改進生產工藝和提高產品質量提供了理論依據。
1試驗材料和方法
1.1試驗材料和儀器
試驗材料:稻殼生物質顆粒,圓柱形,粒徑:80mm長,8mm直徑。
儀器:Quanta200掃描電子顯微鏡(FEI公司,USA)。
1.2試驗方法
樣品制作:以稻殼為原料,制作稻殼生物質顆粒成型品,選擇良好的成型質量進行電子顯微鏡觀察和試驗。
電鏡觀察:首先,將直徑8mm的圓柱試樣切成8mm,用砂紙對表面進行清洗。選擇光滑表面,成型效果好,沒有試樣的嚴重缺陷,作為試驗材料。然后將試樣的橫截面朝上放置在加載平臺上進行顯微觀察,固定后,用噴金處理試樣表面。Z后,將載體臺置于電子掃描顯微鏡中進行顯微觀察,觀察后,將所選擇的電子顯微鏡照片副本儲存用于研究和分析。
2試驗結果與分析
2.1稻殼顆粒的化學組合分析
從化學組合角度出發,通過1,我們發現,以稻殼為原料的生物質顆粒與木屑的結合并不像木質顆粒那樣接近,而且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單個稻殼的存在,而且稻殼之間的間隙也較大,沒有明顯的薄片谷殼的彎曲和變形。這是因為,一方面,稻殼的外表面覆蓋有一層硅和硅無機化合物(1片革質半球形突起),顯示出網狀排列。由于硅及其無機化合物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在普通條件下難以與其它物質發生反應,而且其硬度也很高。因此,在稻殼原料的壓縮成型工藝中,原料的外表面與外表面接觸,外表面與內表面接觸。當組合時,含有極性基團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不能形成氫鍵和其它化學鍵。